一、写春夏秋冬的古诗
1、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2、(夏)《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3、(解诗)季冬是冬季的第三个月,也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此时新旧年交替,天气虽寒冷冻人,但梅花已吐幽香。诗中“三四寒梅树”和“风雪横溪渡”描绘了一幅风雪交加却已有寒梅开放的季冬画面,因此,此为季冬诗。
4、晚春雨后,池塘积水深深,草木繁茂枝丫纵横交错。
5、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6、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7、考试再也不怕丢高分了!
8、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9、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10、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1、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12、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13、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1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唐)杜甫
15、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夫君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16、孩子从小学到高中要学习200余首古诗词,其中不乏描写季节的诗歌,先开动脑筋想一下,关于春夏秋冬的诗歌你能想出几首?能默写出来吗?
17、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再游玄都观》唐刘禹锡
18、描写秋天的《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1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二、1到6年级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3、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
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5、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6、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7、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8、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9、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游蜂酿蜜窃春归。
1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1、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1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1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15、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
16、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17、大雪纷飞,掩蔽重门,不由得人不断魂,消瘦憔悴得有如江梅而失去往日之风韵。抬眼望去,哪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来理睬与慰问?好一个面容憔悴翘首远望的凭栏人!
18、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0、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声。
三、写春夏秋冬的古诗美文有哪些
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请帮老师转发到朋友圈吧!
3、(秋)山行唐·杜牧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6、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8、惟有文字禅,妙得无声句。望望烟树重,风雪横溪渡。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0、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1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房檐的积雪未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清高坚韧的性格,是多么不寻常啊!
14、小学四年级数学各类单位转换换算专题训练
1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6、荒落之处几只小船散乱的停放着,篱笆疏散好像是一个小小江村。
17、出自:宋·杨万里《小池》。
18、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19、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20、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四、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名句
1、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2、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解诗)孟秋在农历七月,是秋季的第一个月。这个阶段的特征之一就是秋高气爽,暑热天气减弱,一天比一天清凉,已经开始有些许凉意。词中的“露华清”“天气爽”和“新秋已觉凉生”都是初秋的特征,故此为孟秋辞。
4、夕照流窗映薄纱,披风竹影妙欹斜。当寒故暖将为雪,未腊迎春早放花。
5、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6、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7、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8、王长伟曾荣获省市级“大河文化一等奖”。“文学一等奖”17次、“二等奖”50余次。
9、饥寒交切山寒水冷汤风冒雪白雪皑皑
10、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11、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12、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3、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1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15、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1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7、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18、秋后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鲁迅)
19、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2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五、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各三首
1、少壮的年华总是容易过去,渐渐衰老没有办法!
2、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3、缅怀餐霞人,跂脚云深处。十笏青豆房,三四寒梅树。
4、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5、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6、夜色深沉,月光斜照半边庭院,北斗星横在天上,南斗星也已西斜。
7、荆溪潺湲流过露出磷磷白石,天气变得寒冷红叶落落稀稀。
8、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1、(解诗)仲春即春季的第二个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仲春,有惊蛰和春分这两个节气。这个时期惊蛰动雷,万物复苏,冬眠动物脱离蛰伏期,花草树木也生长得正为茂盛。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即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符合仲春时期生机勃勃的特征,因此,此诗是仲春诗。
1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14、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1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6、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17、(解诗)仲冬也称中冬,指的是农历十一月,包含大雪和冬至两个节气,景色萧条,碧草萋萋,气候寒冷。诗中“当寒故暖将为雪”点明此时已在仲冬或之后的季冬,后句指出此时未到腊月(季冬),即此时只能为仲冬,因此,此为仲冬诗。
18、兰花、菊花都无比秀美,散发着淡淡幽香,但是我思念美丽的人的心情却是难以忘怀的。
1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0、译文: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六、写春夏秋冬的古诗
1、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2、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3、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4、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四时》
5、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6、万紫千红花红柳绿姹紫嫣红草长莺飞
7、燕地小草刚像丝绒一般柔软纤细,秦地的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了树枝。
8、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必考题型(附答案)
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宋志南和尚
10、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
11、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1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3、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艰难逢事异,去就与时违。遥忆衡门外,苍苍三径微。
16、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
17、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18、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9、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
20、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