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情说说

江流天地外的下一句是什么 百度网盘(77句合集)

一、江流天地外的下一句

1、这几年,特别喜欢读他此等境地里的诗,其中流泻的情绪跟读《古诗十九首》时相若,都是孤清高冷的路子。《古诗十九首》里尚有人间烟火气,最起码还有一点小儿女的温情,但王维的“辋川”系列似乎阻绝了这些,显得更为洁净簇新,像凭空长出的一棵树苗,更像一个人向着渺无人烟的境地一直走,一直走,把整个灵魂沉浸于山水,孤单寂寥,清气含芳,最后这个人,走着走着,便化为一缕云烟,留下大片空白虚无……

2、随后,诗人将笔墨从远景收回,转写眼前波澜壮阔之景。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3、最近画了四尺三开山水条屏四帧,一改往日“屋漏痕”笔法,下笔直取,用笔流畅飘逸、色彩简约概括,力争一次到位。

4、近作四尺对开斗方两幅,一幅署名《沂河秋晨》,另一幅《冬至》,两幅都以母亲河沂河为题裁,但色调却拉开了距离。也正是这种“色调距离”,才使得画面有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属性。

5、王维这句诗,魏碑一样刻在我心上,尽管此刻的我一无所有,却也应有尽有。

6、墨色润泽,关键在用笔,其次在用水。其中“留白”精准”,气息四通八达,为“气韵生动”之关键是也。

7、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看到汉江浩荡,浮想翩翩,挥笔写出汉江横亘楚塞,通三湘,穿荆门,连九派的磅礴之势。试想,人行于江上,纵极目长望,所见终究有限。王维的高明在于,他一开始就超脱于具体的景观之外,改从大处着笔,将相隔千里之地,纳入一览之中。起句气势非凡,为全诗奠下了雄壮的基调。

8、配图:摄图网;题图《王维诗意图》卢禹舜

9、夜里,睡不着,披衣坐起,书堆里翻来挑去的,想读读王维。就读王维吧——如果是冬天,下一场雪,就更衬托出王维诗歌的气质了,那么的孤清高冷,渺无人烟。王维后来的眼界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日月星辰宇宙自然。

10、虽然名字拖泥带水,诗词却一点都不含糊,“幽林水流曲,涨绿浸园红。”起笔就不凡,尤其“花树借春风”道平常人日日觉到的,却没法表达出来的,自然流美。

11、有春风半日陪还真惬意。可怜的挚殊,到那时还没有一句,不能再拖了,只好硬着头皮凑出来。

12、“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是诀也。”王维在其《山水论》开篇中如此写道。恰似王维画作的空灵淡远,余水贵的作品亦充分彰显了清新浪漫、自然脱俗的风格。无论是宁静的溪旁幽谷、淡然的乡村林间,抑或朦胧月下的山水湖畔、霜寒露重的林间草地,余水贵都可以将自己所思所想获得的感动恰如其分地通过笔触赋予至作品中。若不是有着长期的积累,又怎能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呢?这种功力正是日积月累中灵感倏然而至的真实写照。

13、楚国边塞连接着三湘之水,荆门山下茫茫九派相汇合。

1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15、王维只活了61岁。临终,胞弟王缙都没机会赶来见最后一面。想想,多悲凉……

16、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近,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

17、(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远处的城郭好像在水面上飘动,波翻浪涌,辽远的天空也仿佛为之摇荡。襄阳的风景天气好,我要与山翁共醉于此。

1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描写的是阳城汉江,即汉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自王维的《汉江临泛》,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功绩之意。

19、曙色烟堤外,春风开绿窗。

20、中国文化有一种无限超越,无限延伸,无限可能的超逻辑力量,我们常说的“大写意”、“大手笔“、”大境界”,指的就是对这种“超逻辑的为量”的驾驭、掌控和把握的能力。

二、江流天地外的下一句是什么 百度网盘

1、器乐演奏家靠音调与听众互动、对话、会意,引起共鸣,发生共振,达成共识;画家则靠色调唤起读者心灵的底色,使读者在所熟悉的题材上,实现欣赏的精神享受与情感上的沟通。

2、齐白石与黄宾虹以“立德”为信仰的艺术追求大不相同。齐重“立言”,重表现与美感。故齐老的粉丝遍天下,一生财源滚滚,艳福终老。与踽踽踽独行,孑然一身,穷困潦倒的黄宾虹的人生背景可谓天壤之别。

3、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4、客遇落花春,霞腾生此地。

5、所谓“通人”,按司马迁的说法,首先要具备“究天人之际”的人生境界,以天地精神重建心灵世界,以天地精神疏通现实世界,以朝野和谐为目的“化成天下”;司马迁先生还强调“通人”必须做到“通古今之变”!唯有通古今之变,才可能“为往世继绝学”,否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必然流于假大空!

6、网站:wxb.whb.cn

7、于时花正盛,夹岸景尤殊。

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原诗:汉江临眺①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②。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③。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④。(注释)①汉江:即汉水。临眺:登高望远。②楚塞:楚国边陲。三湘:湘水,合澧湘、潇湘、蒸湘三水,称兰湘。荆门:荆门山。九派: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③“郡邑”句:说都市像浮在水上,波涛如在远空翻涌。④山翁:山简,山涛之子,晋人,曾镇守襄阳。译文:楚国的边塞连接着湘江波涛,汉水西起荆门,贯通长江的支流。远望江水滔滔,似乎要奔流到天地之外;山色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城郭仿佛在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却又好像摇荡着遥远的天空。襄阳风和日丽,美轮美奂,我多么想留下来,和那山上的隐士痛饮共醉。

9、踏青北社拈韵得“江”字

10、全诗犹如一巨幅水墨山水。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近,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

11、「诗词鉴赏」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12、王维该诗的题目,后人也质疑应为《汉江临泛》,认为“视角”是在江面船舟之上,结合其中“波澜动远空”的句子,确实很有道理。

13、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14、霍山梦鹤老先生马不停蹄,游完公园,又立即参加香港诗词学会会议,他在回家路上就把诗发来了。霍山梦鹤:

15、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16、病闲爱近山,不问浮生事。

17、研究黄宾虹,首先要确定黄宾虹的艺术身份,艺术攻艰的门类,以及生命动力资源所在。窃以为宾翁首先是一位“通人”,其次才是一位“专家”;如果我们把黃宾虹的身份倒置,就势必会本末倒置,张冠李戴。“通人”首先是“化家”,其次才是“画家”。换句话说,黄宾虹是在“化话”,而非“画画”。谢稚柳先生夫人陈佩秋就直言黄宾虹“不会画画”;吴冠中则声称“对黄宾虹我是不关心的”;南方有位知名画家孙永就直接宣布黄宾虹的审美观点是“垃圾桶”!他们评论对不对呢?站在“造形”角度上讲,他们的观点大体不错,因为他们是“作画必此画”的“专家”;但是如果站在中国画“造意”角度上讲,他们不仅错了,而且错的离谱!可见通人理解专家易,专家理解通人难。

18、这首诗为读者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

19、(章长青)说来我是从小就特别喜欢绘画,但是在高考的时候我们就遇到了知青下乡,我做过四年的知青。在当知青的过程中,放了工以后,整天就是到村里边去拿着画板对着老人、小孩一个一个的写生,我在那里当时的房子都四壁贴满了人头像,最后贴不下了,我就直接贴到顶棚上去了。我自己在鼓励自己,当这么多的头像、这么多的作品,我每天进去,尽管当时的知青生活非常艰苦,但是仍然精神很饱满,也非常有幸福感。

20、北宋欧阳修曾出任扬州知州,主持建造“平山堂”,后友人刘敞(字原甫)任杨州,欧阳修写的送别词中就直接引用了王维诗中的一句,其词为《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三、江流天地外的下一句是啥子

1、余水贵并不为作品设定固定精神内涵,他意在读者的自我解读、自我感悟。“秋天的感觉是奇妙而又耐人寻味的,它给人总是多种滋味。当植物结出一个个鼓胀的、亮晶晶的果实时,此时给人们是丰收的喜悦感觉;当果实被人们摘去,秋风秋雨便吹打它,从凋谢到飘零,然后走向衰落,彼时是凄凉的、无奈的而又悲剧性的感觉。每当我看到萧杀的秋风催动着万物的时候,我便联想到人生……”余水贵如此解释每人针对作品产生的不同品读。

2、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3、不愧为才女,写得轻灵清雅。窑州散人一看,也不示弱,刷刷一首贴上去。

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意思就是说,大江东去,浪淘尽,一条江水浩浩荡荡的流淌的美好时光,江水浩浩荡荡的的在天地之间流淌,大江东去,浪淘沙,流到天涯海角的无穷尽,山上美丽的花朵,在悄无声息的时候开放,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绽放风采依然美丽。

5、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6、你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多安静啊,简直是王维替天地发声嘛。

7、诗人首先铺展出广阔无垠的楚地,以之为画幅背景,接着,他又以可望不可及的远景构图,将人带入迷离恍惚的山光水色中。

8、“江流天地外”的美好景象,在将来或贯穿于每一户家庭之中。

9、——谁年轻的时候不曾向往过生命的绚烂与繁华?

10、中国北社诗社2004年3月立社于山东省,现总部设在广东深圳。诗社依托北社网站(www.beishe.cc),社员遍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诗社作品反应时代风貌,践行“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北社主张文学在于人学、诗味在于人味,以继承中国诗词文化传统、弘扬中华人文精神为宗旨,致力于中国传统诗词的学习创作与普及。

11、(章长青)山东真了不得,因为山东是孔孟之乡,山东的文化生态非常好,山东人爱艺术、爱文化,是家喻户晓,它不是某一个部分,它是家家都喜欢的。我去过一次青州,青州一个县城,光装裱店就有160多家,很难想象,一个小县城有160家的装裱店,你想它一天要裱多少字画,这就是它的生态。

12、这两句诗被传为千古佳句,后世诗人多有仿效、借用。如唐权德舆的“山岫有无中,片帆烟水上”,宋欧阳修的“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13、斜阳归得急,乃借月残钩。

14、一直偏爱王维,读“辋川”系列,也是一种自我完成吧——俗世里得不到的安静,我在他的诗篇里重新领回。

15、繁华落尽,如梦无痕。解析:世间繁华,纸迷金醉,不过是过眼云烟,钱财权势都不过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所追求的一切,到头来不过如梦一场。权势败了,金钱散了,也就如梦醒一般。繁华落尽,物是人非。解析:繁花落尽,可以是单纯写景,植物凋零,以景衬托意境,营造氛围;也可以用繁花喻年华,韶华逝去;也可以用繁花喻曾经的鼎盛繁华,而今没落衰败,感叹曾经的一切一去不复返。与物是人非连用,则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叹。最重要的是岁月流转之间,有些美好的事物便同岁月一起消逝了。繁华落尽,花落执何手。解析:绚烂之极趋于平淡,在褪去繁华,花叶落尽时,发现远去的还有身边的人,最失落的就是最后的孤单。

16、中国画讲“相反相成”,贵在一以贯之。焦墨画当力避黒气,墨色晶螢剔透,润含春雨,泽被花开,是为得焦墨之三昧者。

17、如果说,一个楼盘的“江景占有度”决定了它有多少房源真正的能享受到江景。那么,这江面就意味着锦绣天玺的大部分房源都是真正的江景房。

18、上苑雨催花,缘河风染柳。

19、画面中虽无一人,但正是这种裸露的天地自然风貌震撼着我们的视觉,也穿透我们敏感的神经。余水贵运用浓淡得宜的笔墨将这份心里隐约的景致描绘而出,既有对自然风景的写意,也是某种情感记忆的回放。所见者,顿生情。这是作品本身的魅力,也是创作者才情诗意的感染。

20、这句俗语好比一个人,对于王维,想必有深深地体恤,也是他拿性命换来的懂得。

四、江流天地外的下一句和作者

1、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2、“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

3、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4、余水贵,1961年出生于景德镇,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陶瓷协会理事、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擅长高温色釉窑变创作,作品追求陶瓷材质的肌理与变化,注重发挥体现工艺材料的质感美和肌理美,充分体现色釉的流变、釉变、窑变,把釉下色釉自然流动的抽象美与釉上生机勃勃的具象美完美融合在一起。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何等恢宏广阔的视野。那时的自己野心勃勃,当然,他的才华也配得起他的野心。不过是政治把自己这个大好的人给埋伏了——安史之乱时,他没能幸运地逃离长安,结果被抓,不从吧,没命。只能,从了;安史之乱平息,他的命运更加险恶,人生中的繁华瞬间熄灭,徒剩一介残躯,不得已,才来到辋川山下隐居,一颗心渐渐于山水中得以修复,转而感念,人世的繁华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到不舍的。

6、汉江临眺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7、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便一无所有,也是体味不了自繁华到哀凉的高低起落的,他的人生也谈不上层次感。

8、我所喜欢着的王维,就体现在他的一点一点的不完美上。

9、王维〔唐代〕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0、此诗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隐含了歌颂地方行政长官功绩之意。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颔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颈联由远而近,远近相映,笔墨酣畅;尾联直抒胸臆,可比作画上题字。诗人采取的几乎全是白描的写意手法,从大处着墨,于平凡中见新奇,将登高远眺、极目所见的山川景物写得极为壮阔飞动,奔放雄伟,全诗犹如一巨幅山水泼墨画,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11、(主持人)观看您作品的朋友都会感觉到作品中有一句诗,叫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请问您是如何处理中国画中的虚和实的关系?

12、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明时暗,若有若无。江流不断,一直伸向远方,船行中看见两岸山峦,有的近而明,有的远而暗,不断推移变幻。我们的眼前似乎也随之展开了一幅山水画卷:江流浩渺,无边无际,山色迷蒙,连绵不断。虽只有淡淡几笔的勾勒、渲染,却是气韵生动。这恰如苏轼所评,王维诗“诗中有画”。明王世贞也评曰:“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13、(主持人)您的作品格调高雅、内涵丰富,这也是您热爱生活的体现。您可否给我们分享一下您平时在创作中有趣的动人的故事?

14、柳叶开诗眼,烟霞织画图。

15、一度清波涌,眉峰带绿还。

16、这首诗写的是,去水边洗衣服,水面漫上了岸边的绿苹。三月三的天气春寒料峭,懒得出门。蛙声却从薄暮傍晚到拂晓,听这蛙声,想必今年也收成大好。秋,收成。一作“收”。温庭筠有词,肠断白苹洲。白苹洲,指江中长有白苹的小渚。

17、刘继庄《山水四条屏》(四尺三开)

相关说说

回到顶部